凡是能够被非现场经济快速切走的蛋糕要放弃,重构传统酒店的业务模块。
“非现场活动再次把人们从固定的办公场所、交易场所、事件现场、资源现场以及定点pc等时空环境的制约中解放了出来,劳动者和生产力再次获得解放,社会经济也将再次迎来巨大的变革。”
——张为志《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
【环球旅讯】(特约评论员 甘圣宏)疫情如同智慧经济的催化剂,让移动互联环境下的非现场生活日渐成为我们的生活常态。
后疫情时代的非现场经济兴起
新时代的智能生活模式极大地拓展了人们非现场的活动空间。各种非现场活动的发展和渗透,使得许多传统行业面临着时空环境的变局。
一个普遍的现象,传统会议酒店的会议服务,很大部分被装有zoom、腾讯会议、钉钉等软件的智能移动端替代。除了特别安排的带有商务谈判或温暖感的交流会面,人们尽可能避免多种交通工具转换的差旅活动。
宴会、餐饮等规模化的聚集性活动也变成了小心谨慎的小众聚会。而传统酒店的另外一些功能和设施,被市场上更为专业的机构和服务替代。
传统“大”酒店收入来源产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这对曾几何时生意兴旺的“大”酒店是个灾难性的消息。在传统经济时代高歌猛进的“大”酒店,迎来了最坏的时期。
从本质上而言,住宿是商务、旅游异地生活的末端需求,固定场所是酒店的业态存在。非现场活动的兴起将对传统的酒店概念起到变革的影响,对其冲击是根本性的。即便没有疫情催动,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只不过来得稍微缓慢些而已。
温水煮青蛙,或急转直下,结局不变。
“大”酒店
人口红利和地产红利带动中国的酒店一直在增大。
从计划经济时代的非完全竞争市场中,全服务星级酒店延伸到地产红利期的“大”酒店,酒店已进化为一个非传统意义上的住宿业态,而是适合当期国情下的多品类、跨业态、地标性经济大件。
与之对应的,是应运而生的物种丰富的管理公司,酒店品牌在不断增多。
一度以为,疫情的发生会给燥热的投资市场按下“暂停键”,让业主和管理公司冷静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至少有个回头看。现在看来是笔者过于一厢情愿了。无论是存量酒店的改造,还是新增“大”酒店投资,盲目追求“大”效应的项目依然跑步进场,功能规划也按照传统的老旧逻辑在推进。
市面上传统酒店的管理者和投资者差不多是60-70年代的群体。用“后浪”的话说,就是“爷爷辈”在教“父一辈”的人做产品,想要服务好“孙一代”,跨距有点大,难聚焦。
经济规律的变化,消费群体的年轻化,带给“大”酒店的未来,将是空心化。
这样的变化其实早在商场已出现端倪,传统的“大”商场已日趋凋落。百货商场的结局就是“大”酒店的未来。
有报道大商场约有15%会关门或是在未来的十年里转换成非零售场所,有些大商场现在正在着眼于用大型体育馆、健身中心或是有限服务酒店来取代百货商店作为商场的支柱,大商场也都在增建摩天轮、美发沙龙和特色餐厅,以便为整个家庭提供更多的体验。而专卖店和体验店却人头攒动,高体验的商业街区更加人气不减,杭州湖滨商业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成为商业亮点。
用非现场经济逻辑解构“大”酒店
智能移动终端支撑起的非现场生活,产生的非现场经济将会是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诱人经济现象。
与其等待“复苏”,还不如进化“大”酒店结构。
进化的核心逻辑就是重新定位。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的双重恶化会“异常可怕”,进化至关重要。
重新思考“大”酒店的顶层架构。用专业业态重构酒店业务链条。一家酒店管理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住宿经营还是餐饮经营都分不清的该退场了,多品牌也将会被专业矩阵单位分解,专业和精准聚焦才会成功。
重新思考“大”的商业生态和社区生态关系。凡是能够被非现场经济快速切走的蛋糕要放弃,重构传统酒店的业务模块。
重新思考线上移动生活和线下体验生活的业务设计。线上,酒店的交互、移动交易能力是短板,不仅仅是利用好ota这么简单。线下,酒店要进行综合体验设计,包括客户服务界面的友好性,基于客户时间轴的附加值设计,以及新客户的服务需求开发。
重新定义“大”酒店的住宿业务。把住宿业务设计为综合体全服务消费生态圈重要衍生载体。通过创造新的消费时间来创造酒店客户价值。
已经有“大”酒店进化为新物种浮出水面,只是许多人装作看不见。
适应后疫情时代,“大”酒店该进化了
微信识别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