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暑运旅客的搜索量已经基本恢复到了2019年同期水平。
【环球旅讯】(特约评论员 程超功)国内旅游业自今年清明假期以来的快速复苏趋势在端午假期遭遇了第一个波折。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1年端午节假期三天(6月12-14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达8913.6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4.1%,恢复至疫前同期的98.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94.3亿元,同比增长139.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4.8%。
从出游人次和旅游收入的增长幅度、恢复比例来看,端午假期旅游业的复苏节奏出现了小幅“回调”。
对比而言,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38.1%,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清明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4.6%,恢复至疫前同期的94.5%,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28.9%,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6.7%。
有了“五一”假期的亮眼表现,业内人士普遍预期接下来的端午乃至暑期旅游业恢复会有更大的“惊喜”。按照此前的乐观预测,端午假期的出游人次在1亿左右,旅游总收入的乐观预测区间则在305亿元至310亿元,即按可比口径大致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78%至80%。
然而,随着外围疫情形势的突然恶化,加上国内局部地区在“五一”假期后出现疫情反复,相对严格的防控措施在局部地区形成了旅客流动的“堵点”,相关地区的旅游消费信心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以旅游收入来衡量,“五一”过后的这一波局部疫情对端午旅游市场的影响大约在3%至5%之间,低于假期前的悲观预期。
为何会有这样的偏差?大致有两个层面的原因,一个是心理层面的,另一个则是市场层面的。在心理层面,局部地区暴发新一轮疫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前几次局部疫情快速恢复的乐观预期氛围,尤其是业务空间覆盖疫情发生地的业者会更加悲观一些。而在市场层面,端午小长假实际的长线出行比例原本就小于黄金周,旅游消费基本是周边游或本地游,因此个别地区的疫情反复对于整个市场的实际影响会小很多。
随着高考和中考相继结束,毕业旅行随之启动,这是往年的端午假期的常规节奏,这个假期也因此被认为是当年度暑期旺季到来的前奏,但今年因为疫情的局部反复可能会有一些特殊变化。受端午市场低于预期的影响,有些业者对于今年暑期原本的乐观预期可能会发生一些动摇,对于局部市场的恢复走势甚至转向悲观。不过,综合各方面积极信号,我依然坚持对今年暑期的相对乐观预期,理由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理由1:国内疫苗接种工作的高效、稳定推进将为暑期中长线出行提供有力保障。
国家卫健委6月15日公布的数据,中国疫苗接种总量已超过9亿剂次,这大致相当于占总人口近50%的人至少完成了一剂接种,平均每周新增超过1亿剂次的接种量。快速、规模化的疫苗接种将为接下来的旅游市场全面恢复打下坚实基础。
理由2:低风险地区预计将不会发布针对在校学生的跨地区旅行限制性建议。
出于疫情防控需要,2020年暑期全国大部分省市的教育部门基本上都发布了针对中小学生的跨省、跨市旅行限制性建议,从而抑制了以亲子旅行占主导的暑期旅游需求。随着疫苗接种的快速推进及疫情防控形势的稳定,目前为止,低风险省市还没有发布类似的中小学生跨地区旅行限制建议,这将是今年暑期旅游市场复苏最大的积极信号。
理由3:部分地区间的国际旅行下半年有望有条件开放。
随着中国疫苗接种规模和速度的大幅提升以及中国主要疫苗获得who认证,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中国列入各自“旅行泡泡”计划的拟对等或单边开放地区,国际旅行的稳定复苏之路可能会在今年夏季和秋季正式开启。
理由4:旅游业供求双方对于疫情反复均已形成一定的适应性和心理预期。
经历了一年多的全民抗疫斗争之后,旅游企业已经初步形成了防控常态化之下的适应性运营模式,无论是产品结构、核心市场还是运营策略都已将疫情考虑在内;而普通消费者对于疫情的认知已经趋于理性,既不会盲目乐观,也不会那么容易恐慌,在遵守防控规定、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正常出游已经基本不存在心理障碍和行动障碍。
据某机构刚刚发布的《2021年暑运趋势前瞻及旅客特征》,目前暑运旅客的搜索量已经基本恢复到了2019年同期水平,搜索量代表了消费者的潜在出行需求,表明人们暑期的出行意愿非常强,至少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新冠疫情的传播和全球抗疫的复杂性决定了全球旅游业的复苏之路不会是一片坦途,但各种积极因素也在不断汇聚中,隧道尽头的亮光正在一点点扩大,广大旅游业者需要再多一点点信心和耐心。
国内旅游业复苏曲折向上:端午虽受挫,暑期依然值得期待
微信识别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