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套路走不下去,必须实现网络化。
【环球旅讯】中国还有多少人没有坐过飞机?董事会战略执行委员会副主任罗彤认可的答案是:10亿。
这不是新发现,这个数字早在2018年就被频频提及,航司可谓早已发现市场,但为何还无法触达?11月11日上午,在“2021环球旅讯峰会”分论坛【中国航空营销峰会】(amc)上,李及李数据分析公司创始人李瀚明与罗彤就这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国内航司中,是独特的存在:深耕支线航空15年,截至2020年底在飞航线169条,独飞航线151条,占比高达89%;支线航线163条,占比高达96%;覆盖航点127个,其中支线航点92个,占比为72.4%,占全国支线航点的47%。
01
10万 vs 7000
民航业者中有个心照不宣的论断,800公里以上是航司的天下,800公里以下高铁竞争力强大。
李瀚明也在近期的疫情流调中发现,旅游专列承载了不少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间的通行需求,这与华夏航空服务的市场正好有所重叠。
为什么中小城市居民出行更青睐铁路出行?罗彤认为根本原因不在机票价格比高铁票贵,以2019年民众在1000公里范围内出行的数据为基础,机票在票价上只比高铁高出了5%,但效率是后者的两倍。
罗彤
但是高铁能提供10万个顺畅的城市对,民航只有7000个。“城市点对点之间的民航服务还是太少了。”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罗彤提供了两个思路。
第一,将所有的点对点航线全开通,但受各航司资源和经营限制,这个方式并不现实。那只剩下第二个办法,航线网络化,把所有航班都衔接起来。
根据《中国民航报》刊登的一组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定期航线5581条、国内航线4686条,其中港澳台航线94条、国际航线895条,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2%的地级行政单元、88%的人口、93%的gdp产区。
“但是,我在很多场合都提过中国民航目前还没有网络化,遭到多位业内人士反对,说他们航司20年前就有网络规划部,为什么没有网络呢?”罗彤认为,有一个数据和一个现象足以说明原因。
在国内民航市场,枢纽机场中转率平均不足10%,而国际上枢纽机场的中转量普遍在4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70%。“枢纽中转率只有几个点,证明枢纽没有发挥作用,即没有网络化。”
对比高速公路,当普通用户开车自驾游,无论是否在陌生城市,只要看到高速入口,就认定大概率可以到达目的地,背后的思想就是高速公路已经网络化;反观一个支线城市建了支线机场,老百姓最关心能飞哪个城市,背后的思想就是认为机场之间是点到点,而不是会再延伸,从各地地方报纸刊登的机场时刻表上就可以看出来。
“民航的中转服务发展已经40年了,但是消费者还没有接受,所以必须要建立标准的、有全服务流程的、有人承担责任的标准化中转。”罗彤如是说。
02
民航网络化,痛点何在?
从用户角度来看,目前要实现两个航班的衔接,常规方式包括用户自行计划路线和时间,在ota上分别预订两个航班,或者是预订ota已经拼接好的联程航班。但这种方式在罗彤看来离真正的民航网络化还有很长的距离。
罗彤用电脑走进千家万户的过程来展示目前民航网络化所处的阶段。
上世纪80年代,只有懂技术的计算机高材生才会用电脑,类比的是20年前的民航业,只有少数人才知道怎么坐飞机,怎么选航班。
上世纪90年代,深圳华强北和北京中关村刮起组装机风,这些组装机没有品牌、售后和标准,但用电脑的人越来越多。这一时代类比到民航业就是ota的智能衔接,大数据显示可以衔接,但是衔接是否合理、服务是否跟上并无定论。因此难以形成大众消费。
直到进入21世纪,品牌电脑大批量上市,拥有良好的应用程序,才使得电脑进入千家万户。类比到民航业,就是通程航班阶段,无论衔接的是否是同一家航司的航班,都有标准的全程服务和责任。
目前来看,要实现通程航班在业务层面仍然面临不小阻力。首先是建立衔接标准,其次是航司间必须要建立更加开放的合作机制。
罗彤进一步分析说,华夏航空在推动通程航班发展的过程中发现,中国有史以来,所有的法律法规体系和信息系统的支撑是点到点的直飞航班,无论是时刻申请还是航班统计。“从法规体系信息系统、机场建设、服务流程、旅客改制,这几个方面过去都是点到点。如果想民航网络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法规体系。”
值得欣喜的是,今年2月份民航局组织编制了《民航旅客中转便利化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一步推进中转便利化、规范化、标准化,构建完善系统布局效率运行的航空运输网络体系和“干支通,全网联”的航空运输服务保障网络。后续,民航局将在此基础上研究出台《通程航班管理办法》。
“法规已经在解决,信息系统也在建设,预计今年年底上线后免费向航司开放。”罗彤认为,2021年是中国民航网络化元年。
但中国大部分航司凭一己之力难以实现通程航班,跨航司中转常常涉及两个航司三家机场,当中的信息协调难度不言而喻。
由于华夏航空拥有大量支线航线的特殊性,罗彤在2007年和国内某知名航司开始推进跨航司的通程航班,但整整花了7年时间,到2014年才签下了中国第一份跨集团的合作协议。
在多年和其他航司共建通程航班的过程中,罗彤发现航司之间的合作存在意识和规则两项问题:在意识上航司之间彼此不够开放,各航司对于跨航司干支结合的制度没有统一。
“民航局推出《指南》其实也为航司间合作带来促进作用,包括谁可以做通程航班的前段或者后段,或者两段都可以做。”罗彤认为,随着民航局的推动,也随着疫情不断冲击航司的销售,航司们的理念很快会发生大的变化。
03
激活10亿非航用户
去年底,公布当年平台机票用户中,有934万人是第一次坐飞机,这个数量创近五年新高。这些用户覆盖了国内1827个县级城市,从内蒙谷阿尔山市到四川的马尔康市,从青海的祁连到山东的长岛,还包括甘肃通渭、贵州威宁、云南镇雄等多个欠发达地区。
这背后民航基建力量功不可没。在2021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正霖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4608亿元,新建、迁建运输机场43个,全国颁证运输机场数量增加到241个,新增跑道41条,航站楼588万平方米,机位2300个,机场新增设计容量约4亿人次,总容量达14亿人次。
进入“十四五”之后,中小机场服务的完善仍会继续,这将继续推动中国民航实现网络化和大众化。
最终随着10亿非航流量的逐渐开闸,中小城市的增量客源和中小城市的旅游资源,都将为民航及旅游业带来益处。
罗彤最后指出,民航的比较优势是效率,过去的20年里虽然互联网已经蓬勃发展,机票在销售等场景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民航产品的体验却在渐渐变差。“从家到机场的高速公路越来越多,但是机场的截止值机时间却越来越提前,这是客户真正的痛点。中国民航已经从提速期进入提质期,民航业必须创新,用心创新,老的套路已经走不下去了。”
想了解“2021环球旅讯峰会”更多的精彩即时报道,请关注环球旅讯公众号和环球旅讯网站!
华夏航空:能靠通程航班激活10亿非航用户吗?
微信识别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