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有多个城市发出“非必要不出行”的号召。
刚刚“摘星”的北京于4月23日又再度“上星”。
根据《北京日报》消息,自4月22日以来,北京已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1例,涉及朝阳、房山、顺义、西城、通州五个区,涉老年旅行团、在校学生、装修从业者三类人群,涉及多条传播链,初步流调结果显示,目前隐匿传播了一周,短期内出现多代病例,续发和隐匿传播风险高。
此外,华东地区的上海、杭州疫情形势仍然复杂。目前已有多个城市发出“非必要不出行”的号召。
01
北京本轮疫情涉老年旅行团
华东地区疫情形势依然复杂
4月22日下午,北京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指出,北京全市所有地区均为低风险地区。这意味着北京顺利“摘星”。
但是,北京的疫情防控形势在22日晚间突变,并且在流调中出现“老年旅行团”的身影。
当晚北京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4月22日,朝阳区新增3例确诊病例,其中2例病例为夫妻关系,4月19-20日一同参加京郊老年旅游团,4月22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据北京市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消息,活动轨迹涉及两个旅行团。
两个旅行团涉4月19日参加北京京都旅游有限公司组织的北京一日游,前往怀柔区百泉山景区的人员;4月20日参加大连山海慧夕阳红国际旅行社(大连山海慧旅行社北京分社)组织的北京一日游,前往平谷区金山观景区、湖洞水景区的人员。
北京平谷区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公告,受4月20日有外区检测阳性人员在平谷景区游览影响,为确保游客安全,平谷区所有景区和户外露营地在4月23日、24日两天暂停营业,全面开展排查和消杀作业;所有宾馆酒店暂停举办聚集性活动。
而另一座常住人口高达2000多万的超级城市,上海,其疫情仍处于高位状态。根据上海市卫健委通报,2022年4月23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01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9657例,分别占本日全国新增病例的89.4%和97.1%。
自3月1日发现一例本土确诊病例以来,上海疫情已经持续了将近两个月。4月7日至今,上海单日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就持续在五位数以上。
作为新一线城市的代表,杭州的疫情近日也有所升级。4月24日16时,杭州市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指出,本次拱墅区“0419”疫情具有多条传播链并行,家庭聚集性特征明显、传播速度极快的特点,“这是杭州市历次疫情中传播速度最快的一次。”
此外,仍有多地疫情形势不容乐观。
国家卫健委m6米乐app官网数据显示,4月2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566例,含57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0230例。
其中,吉林省卫健委通报全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60例,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154例,涉及长春、白城、吉林、延边州四地;山东卫健委通报,山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5例,涉及烟台、济南两市;而自4月23日4时起,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含扎赉诺尔区)实施全域静态管理。
02
38趟列车停运
专家呼吁非必要不出行
纵观全国疫情情况,新增病例仍处在高位,出行市场也由此陷入低迷状态。
据中国铁路12306m6米乐app官网显示,在4月21日至4月30日及4月21日至5月17日两个时间段,包括内蒙古包头往返浙江杭州、广西南宁、江西南昌及内蒙古呼和浩特往返青海西宁、四川成都等共计38趟旅客列车停运。
《健康时报》报道指出,在停运的38趟旅客列车中,其中有5条线路的10趟列车为跨省列车,这10趟跨省旅列的停运时间段均为4月21日至5月17日,涵盖了“五一”的5天假期。
平台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攀枝花、海口、自贡、玉溪、昆明等城市的高星酒店,以及黔东南、成都、济南、乐山、重庆等城市的中低星酒店平均价格,均创近五年来同期价格新低。
为了严防疫情进一步蔓延,多地出台了相关措施,呼吁市民“非必要不离开”。
4月18日,北京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五一”假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对首都防控政策进行再提醒、再强调——提倡市民群众非必要不出京,进返京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原则,严控游园会、文艺演出、展销促销、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各类公园、景区、景点坚持“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严格限流标准。
即便是刚刚已经“摘星”的广州,据“广东发布”报道,旅行社仍须加强风险研判,不组团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不承接中高风险地区旅游团队,不组织中高风险地区游客外出旅游。五一期间,应倡导就地过节,不组织、不参与大规模聚会、聚餐等活动。
回顾2021年的“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显示,2021年5月1日至5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五一”假期共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
而2022年的“五一”假期,旅游业注定落寞。
请输入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微信识别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
评论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