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界“新顶流”,又火又乱?
“史上最热夏天”已成为目前大家对今年夏天的最多评价。但比天气更热的,是家长对研学的热情。
正在北京南站等待出发的华安,往群里发了一张照片并写道,“我面前至少有50个小朋友。”与此同时,正在湖北省博物馆参观的悠悠,发出了碰到研学团“真香”的感叹,“免费的志愿者讲解竟然如此之好。”
与悠悠的体验不同,在华山索道排了3个小时队伍的宇然,高温之下体力已经到达了极限,“然而,附近竟然还有叽叽喳喳的研学团。”
北京的故宫、上海的迪士尼、甘肃敦煌的沙漠里……一时间,似乎每一个旅行景点都被研学团“占领了”。与此同时,各大博物馆和热门景点的门票更是频频售罄,每日限流最高八万人的故宫一票难求,旺季原价60元的成人门票,在第三方平台涨至150-300元不等;就连国家博物馆等免费票都需要“想办法抢”。
抢票难度堪比演唱会。但比抢票更难的,是“挑花眼”的家长。
加入了数个研学群的粒子,每天都在信息“轰炸”中醒来。在12岁的儿子放暑假之前,粒子就已经开始为他的暑期做规划,但规划赶不上变化。“今年研学太火了。”摆在粒子面前的,有太多可以选择的价位和五花八门的项目,但这些也考验着粒子的判断力和手速。
“暑假之前,我看中了一个3000多元的研学团,但第二天起来就没有名额了。”为了给孩子“开拓眼界”,粒子一边看研学项目,一边看平台帖子。很多劝退贴,让粒子开始担心低价团的质量,并因此转向中高价团。
经过近一个月的对比,在内蒙古草原、沙漠研学、深入乡村等项目中,粒子最终选择了北京研学游。“5天的独立营,价格是8800元。”路线包含故宫博物馆、天安门、北京科技馆、居庸关长城等景点。18人的精品小团,全程师资配比为1:6,意味着每6个孩子,就会配备导游、队医、老师三位随团人员。
如今,尽管粒子的儿子已经出发,但研学群的信息还是一刻不停,那里还有很多正在选择的家长。
研学的爆火,也带来了更多争议。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揭秘研学骗局”、“如何让家长避坑”等帖子不在少数。
比如,一则“清北学霸怒斥研学内幕”的新闻提到,有清华和北大的学生向名为“小莉帮忙”的自媒体反映,他们受邀参加一家山东公司举办的研学,发现宣传与事实严重不符,不仅名校游变校门口打卡、住宿的房间为临时搭建,有的孩子甚至无法按时吃饭、被教官殴打。
一面是攻陷全国的研学潮,一面是行业背后的乱象。热浪之下,研学团何去何从?
研学团成“新顶流”
一跃成为旅游业“新顶流”,研学团只用了一个夏天。而各大旅行平台的数据,则成为有力的佐证。
旅游发布的《暑期旅行趋势报告》显示,2023年7月以来,同程旅行平台“研学”相关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203%。数据则显示,暑期机票预订量进入快速增长期,7月首周提前预订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七成。
数据的背后,是今年暑期旅游需求的急速释放。以至于行业的暴涨,连研学机构都始料未及。
一位教育机构从业者告诉燃次元,自己所从事的机构每年暑假都会设置研学团,“往年每期研学营的人数大概是800到1000人,但今年每期人数已经达到了2000人,且需要多增加两个营地。”另一位教育机构从业者更是直言,“清北营今年太火了,下手晚的话,我们自己都很难抢到票。”
热度堪比淄博烧烤的研学潮,不仅忙坏了家长,更让从业者们蜂拥而上,一场拼尽全力的“抢学员大战”正在上演。
从3小时399元的研学课程,到5天3880元的名校励志营,再到7天万元以上的公益支教营。国内跨省研学项目,从价格到路线,可以说是一应俱全。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正中家长“痛点”的“清北营”。借助家长们对孩子能够进入最高学府的向往,清北营的宣传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感受名校氛围”“状元励志分享”“与学霸面对面”。
除了噱头满满的“清北营”,还有贵州乡村支教、模拟联合国外交训练营、中科院科技营、非遗研学游、哈尔滨滑雪营等等。
一时间,国内研学游仿如被按下了快进键,被市场上的大小机构合力加速开发。
研学团为什么这么火?
首先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孩子们越来越被重视的素质教育培养。
其次,暑期研学团的出现,精准击中了家长的痛点,“寒暑假研学团解决了父母无法带孩子、无法和孩子一起旅游的难题。”在研学部门从业7年部门负责人钟老师强调,“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把研学作为校外综合实践的补充。”
最后,被大量释放的需求,以及从业者地推动,使得旅游业有机会出现报复性增长。
这也使得国内涌入这一市场的玩家越来越多。其中,专业机构抓住红利期尽快回血,而旅行社、咨询机构、幼儿教育机构也加入进来,想要分一杯羹。
暗藏隐患
事实上,在今年彻底走红的研学团,并不是一个“新鲜物种”。
早在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就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明确为“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
随后,不同省份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接下来的几年,相关部门在研学旅行的年龄、地点、组织方等方面不断拓宽范围,进行了更多探索和细化。比如,研学不再局限于学校与教育部门,而是延展到多个组织对象中,包括家长、教育机构、旅行社;研学的地点也更加多元,包括博物馆、美术馆、非遗展览馆等。
政策的红利与市场的扩容,让研学行业具有了教育和旅行双重属性,也激发出更大的市场需求。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统计,2019年我国研学旅行增长至480万人次,2021年达494万人次,2022年研学旅行人数突破600万人次。
今年暑假,全国各地更是已经被研学团攻占,研学项目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包括新东方、学而思等在内的机构都推出了相关项目。以新东方为例,今年暑期推出了新加破花园城市亲子游、丹麦自然生态环保主题亲子游、法瑞意文艺复兴探索游等国外课程。这些国外游项目的时间大多在7-15天,费用在3-7万元之间。
更多玩家正在进入研学市场。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前5个月,我国新增研学旅行相关企业322家,同比增加近80%。从市场规模看,据教育部网站数据显示,到2023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超过1600个,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超过千亿元。
但由于相较于国内来说,国外出游的不确定性更大,一位新东方研学机构的导师告诉燃次元,“多数家长还是会考虑性价比更高,也更好成行的国内跨省研学营。”
研学市场迎来了红利期,但热潮之下,研学团的口碑却开始下滑。
如那些规模不等的旅行社、零散的旅行团甚至个人导游,此前大多专攻旅行市场。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研学团从业者,在原有的旅行项目中加入“研学”概念,以更低廉的价格进入市场,并借助线上平台打出铺天盖地的广告,以吸引消费者。
实际上,“研学”与“旅行”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业做研学的机构,大多具有教育机构背景,注重以旅行的方式开发“寓教于乐”的课程,需要与学校、景区、博物馆等建立深度合作。
但这样的研学课程,往往不具备价格优势,也让越来越多的非专业机构有了“可乘之机”。
研学团暑期工咕咕告诉燃次元,“我所在的团,与在长城、清华大学碰到的团,带团的辅导老师有近90%是在校大学生,有对口教育专业资格证的老师几乎没有,而且工作非常繁重,流动性很大。”
研学团志愿者小v认为,“有些研学团的时间安排不太合理,为了赶进度,到地方来不及逛,就把学生赶下车拍照。大热天,学生们不想跑来跑去,就会被严厉斥责。对于酒店位置、环境等,小孩子分不清好坏,很多几千块的团都太坑了。”
更重要的是,想要赚快钱的组织机构,在课程研发、师资配备、设施上都有着明显不足,这不仅让家长们觉得不值“票价”。
一位给孩子报了“清北营”的家长告诉燃次元,“研学机构甚至不会把孩子带进清北校园,食宿都在偏远的郊区,请来讲课的也都是临时的学生,在后排的孩子也根本听不清楚。更有甚者,很多收费在3000-8000元不等的‘清北营’,实际上只是在4、5天的行程中,抽出一天时间在清华或北大校园内游览,与普通游客并无差别。”
一位已经离职的研学团保育老师透露,“研学团队的部分领导对孩子不负责任,甚至将责任全压给保育老师,这类活动的保育老师流动性大,而且很多是暑期工,不需要健康证就能入职。”
“甚至大部分孩子就是拍照工具,有的中暑了一边哭一边喊难受。”上述保育老师强调。
暑期已经过半,网络上对研学团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显然,研学团的发展,并不如看上去那么顺利。
在此之下,了解情况的行业机构从业者直接劝退家长,“社区的家委会组织要发起研学活动,我都是直接说服家长,与其凑这个热闹,不如把心思花在给孩子培养一些好习惯,很多研学都是流水线旅行。”
谁能走得更远?
尽管研学行业发展势头正猛,但由于涉及的上下游产业链条较长,市场玩家众多且高度分散,导致监管难度较大,也因此更容易产生“投机者”。
比如,有部分研学培训机构打着“创业”的幌子,想要借此机会收割一批“小白”。
而当越来越多人来分蛋糕,如何确保消费者权益和行业规范,就成了首要问题。
对此,教育机构研学负责人钟老师认为,第一是在机构资质上,需要具备法人、经营许可证、旅行社执照等相关资质;第二在政府监管层面,需要提高行业门槛,同时加强监管力度;第三研学从业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规范能力;第四,非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需要家长提高自身意识。
新东方研学导师则认为,“要组织高质量的研学活动,需要提高师资能力、课程设计、安全保证、班级管理4个方面的能力。”
研学着重在“学”,真正的研学课程,从研发人员的业务能力到课程设计,再到指导老师等缺一不可。但这种具有教育属性的行业,既需要从业者具有责任心,也对从业者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比如,一个户外湿地研学项目,需要设计出与环境契合的主题,由老师们确定学习路线,再进一步设计小朋友愿意配合的互动环节。”钟老师告诉燃次元,“这些都需要经过开多次研学会讨论而来,而好的研发产品甚至要几个月时间打磨,还需要去实践和检验。”
一个完整的研学项目,在时间、人力、财力上的消耗往往比常规旅行社更大。因此,专业研学路线费用也会更高。而家长们想要避坑,就不能有“贪便宜”的心理,还要在机构背景、师资配比、课程设计等方面多做对比,毕竟“一分钱一分货”。
正是因为行业的实际准入门槛较高,导致目前研学行业整体分散,缺乏头部机构。但这也意味着,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想要打持久战的教育机构、旅行社等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竞争壁垒。
从发展路径来看,“大企业更适合走规模化路线,小而美的机构则可以考虑精细化服务。两种路径各有挑战,规模化路线需要组织机构,具备食宿、交通、渠道、招生等多重组织能力,能够打通上下游环节。精细化服务,则需要打造出课程内容的独特性与特色体验。”新东方研学导师分析道。
目前来看,我国研学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虽然面临专业从业人员少、行业分散、产业链上下游割裂等难题,但素质教育的普及、政策的倾斜与利好,都将推动研学市场的进一步渗透。从长远来看,研学团的发展总体利好。
研学团的“热闹”才刚刚开始。在家长和市场的反馈中,越来越卷的研学团,也将会越来越好。图片
参考资料:
《研学,进入“杂食”时代》,来源:芥末堆看教育。
*文中华安、悠悠、宇然、粒子、咕咕、小v、钟老师为化名。
均价5000元起,谁在为研学买单?
微信识别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