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评论资讯>>>
×

2024跨境差旅数据洞察:告别去年遗憾,应对今年挑战 -m6米乐app

环球旅讯 环球旅讯 2024-01-10 16:48

在签证和航班逐渐恢复之际,踩下数字化的油门。

1月5日,环球旅讯特约评论员李瀚明在“2024 中国商旅市场:跨越⼭海”商旅主题沙⻰上,发表了关于2024跨境差旅数据洞察的主题演讲。

他在演讲中提到,去年国际商旅活动未能实现井喷式的复苏,因为签证和航班运力复苏较慢等问题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展望新一年,如果这些问题能得到解决或改善,将有助于商旅市场的加速恢复。

李瀚明认为,数字化是当前中国跨境商旅的大趋势。中国差旅人士,包括来华的外国差旅人士,希望在跨境出差时能够享受到类似的支付和生活体验。这对于tmc而言需要更多的本地整合能力,要求在国际化和本地化方面都具备强大的实力。

以下是李瀚明演讲实录:

整个2023年的观察显示,对于中国而言,国际旅游未能如我们在2022年底所预期的那样出现爆炸性的恢复。这对于在座的各位,无论是供应商还是买家,都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

据海关数据统计,2023年前11个月,中国在全球的主要贸易伙伴中,东盟和东亚国家,尤其是日本和韩国,占据着最大的份额;其次是欧洲国家,包括欧盟成员国,以及英国、瑞士、俄罗斯等;北美地区的美国则是第三大贸易伙伴。这三个主要区域的贸易额总和占据了总体贸易额的2/3。

在进口方面,我们注意到大部分的进口集中在区域内,包括与港澳台地区、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以及欧洲,这些区域合计占了我们进口总额的六成。

在外资投资方面,除了像开曼群岛这样的离岸之外,向我们投资最多的外资来源是英国、新加坡、日本和美国。

其中,整个2022年末中国的外资头寸是2.5万亿美元,其中有1.5万亿是经过香港中转,1万亿美元是直接投资到中国内地的。正如刚刚提到的,我们主要的外资来源仍然是欧洲、东亚、东南亚以及美国。因此,这三个地区始终是中国跨境商旅的主旋律,无论是贸易往来还是投资往来都是如此。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讨论这三个地区当前的状况,以及它们对我们商旅领域所带来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我们从商旅的核心要素开始,即航班时刻的多样性。对于商务旅客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时间在一条线上的航班越多,出行等待的时间就越少。以纽约为例,每天提供3班香港到纽约的航班。然而,目前在浦东机场,东航每周只有两班,国航也只有每周3班,这种时刻上的多样性欠缺会影响差旅买方高效地完成商务目的。我相信在座的买家和卖家都深有体会,为了让员工能够成功完成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当然,这里的航班量必须要以旅客数量为基础,不单单是我们这些商务旅客在内,也包括经济舱旅客或者休闲游客。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们,而没有我们也很难有他们。

整个2023年最出乎人意料的因素应该是签证。在2022年末,没有人会把签证列入考虑因素。但很可惜,美国和申根2023年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签证。美国对华签证签发数在2023年一直停滞在40%,甚至连美国大使都公开表示,由于人手不足,无法签发更多签证。而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很简单,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招到足够的工作人员。如果签证官人手不足,签证的发放速度就会变得缓慢。

除了签证排队时间延长,我们还面临另一个挑战,即被拒签或获得较短期限的问题,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差旅计划。例如,在疫情期间,许多人可能过去只需一次申请就能获得5年多次入境日本签证或者10年多次入境美国签证。但是现在,办理签证单次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我甚至见过只有7天期限的美国签证。

申根签证的情况相比好很多,申根区有27个国家,中国最近开放了欧洲申根区内5个国家来华的免签签证。因此,这5个国家对中国公民前往的签证申请排期时间大幅下降。

通过图表,我们清晰地看到黄色、绿色和蓝色代表法国和德国的申根。观察这条线,可以看到法德两国的申根申请之前大约100天左右。在12月份左右,申请法德申根所需的时间突然减少到一个月以下。而这才是申根签证的正常排队时间,所以目前法德申根签证的情况相对好很多。

深蓝色、灰色和橙色这三条是关于美国签证的线。直到12月,签证的排队时间仍然至少需要三个月,广州甚至可能需要等待半年。举例来说,截至1月4日排队美国签证,广州的排队时间已经排到了8月初。从这个逐期跟踪表我们就能看到,哪些地方的签证变得越来越容易,而哪些地方还停留在困难的水平。

回到航班方面,回顾2019年,中国内地和香港每周平均有900班前往美国的航班。买家们有着丰富的选择,其中30%是从香港出发,28%是从北京出发,26%是从上海出发。无论你身处中国的哪个经济繁荣区域,你都有足够的运力去美国完成商务旅行任务。同样地,在美国,你也可以飞往美国最繁忙的三个经济区,即纽约、洛杉矶和旧金山。

但现在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整个2023年,我们只恢复了15%的航班,这还是包括香港的结果,其中香港占了一半的航班量。具体来看,香港的占比为53%,大约60多班;则是确保维持每天三班飞往纽约的航班;上海占比23%,由于许多美国企业在上海投资,这一线路得以保持正常运作;北京就更少了,可能只有15%。而只有15%的整体恢复率,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家前往美国的旅程,我们稍后将详细讨论这一点。

欧洲班次相对来说更多,因为欧洲距离中国较近。 2019年,中国内地和香港每周往欧洲的航班达到1300班。居住在中国的任何地方,前往欧洲都非常便利。现在每周508班(2019年的40%),相对于美国来说,航班恢复已经很好了。和上面说的一样,北京、上海和香港现在基本上能够保证在你想出行的时候有航班,但便利程度肯定不如2019年了。

日本和韩国的情况也一样。可能上海和香港是这两个目的地的主要集散地,我们可以从图中明显看到,现在上海和香港占了日本和韩国航班的一半,其他城市相对较少。所以,如果你住在长三角或者珠三角,那就非常方便了。但如果你住在其他地方,那必然会受到影响。

在当前商务签证和旅游签证办理受到制约的背景下,有哪些人能够继续在这条线上飞行?绿卡持有者肯定能够,华人回国探亲也是可以的。此外,外派到美国并持有l签证,或者持有欧盟长期d签证的人,以及留学生,他们都能够继续在这条线上进行差旅。

外国承运人主要飞往上海和香港,因为这是他们的投资所在地,而中国内地的承运人主要飞往洛杉矶和纽约,因为这两个城市分布着华侨和探亲客流。然而,这些城市往往不是商业需求密集的城市,因此这一航线的布局也就对我们的买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现在甚至出现了很多飞往意大利的航班。许多温州的生意人在温州和意大利之间往返,这导致整个航线结构发生了变化。

对于商务旅客而言,更少的直飞航班意味着更复杂的行程,旅客往往需要在第三国转机。在直飞航班减少的情况下,很多人选择通过美国或者英国中转,而转机过程将面临航班延误、签证等出入境限制、网络漫游等不确定性问题。比如现在有一些航班是上海飞布达佩斯,然后中途在申根转机去其他国家。它的第一站入境是匈牙利,这导致很多人可能会被拒绝入境,甚至有地缘政治风险。

整个行程越复杂,无论是商务公司自己还是乙方的专业服务人士,难度都上升了一个数量级。有些公司以前可能只做中美之间的航线,但现在中美之间都要经过第三个中转点,那么他们就要考虑到日本和韩国等地是否有覆盖?且是否能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旅行支持,帮助员工完成手续?这些都未必能够保证。以及是否对沿途各个国家情况有充分了解,避免员工或客户的员工在旅途中遇到不确定性问题。

这三点对于从事商务旅行行业的任何一方,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公司,都是非常困难的要求,也是这两年最大的变化。我们刚刚提到,短期签证恢复之后直飞航班将增多,旅行体验也将更加便利。然而,中国跨境商务旅行正面临更为长期的议题,即国内体验的全球化。

中国有相当好的数字化体验和服务,例如支付、网约车、餐饮外卖。但是这些服务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境外往往也有这样的服务,例如uber、lyft和doordash。但问题在于,这些平台通常各自为政。其中在海外的覆盖面相对有限,而uber在中国的覆盖也有限,这对需要进行跨境出差的人而言是比较辛苦的事情。

在中国,所有差旅和费用控制平台都能够提供全面的m6米乐app的解决方案,包括因公用车、打车、酒店以及餐饮。然而,境外的情况却更为复杂,员工可能对如何支付费用、如何报销以及如何使用交通工具感到困惑。这对于那些因为疫情而长时间没有出国经验的员工,特别是新毕业的员工而言,是一个重大变化。

所以,2024年乃至以后,中国跨境差旅的长期发展趋势一定是通过整合境外供应商,实现国内体验的全球化。

今天时间有限,我先做下总结。首先,中国跨境商旅的主要市场仍然集中在港澳台、日韩、欧美和东南亚。欧美长途航班的签证正在逐渐恢复,但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导致签证能力低迷,难以开辟更多直飞航班。此外,商务旅客面临有限的选择,往往需要在中途进行转机,给差旅管理公司(tmc)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数字化也是当前中国跨境商旅的大趋势。中国差旅人士,包括来华的外国差旅人士,希望在跨境出差时能够享受到类似的支付和生活体验。这对于tmc而言需要更多的本地整合能力,要求在国际化和本地化方面都具备强大的实力。

换言之,实现国际化和本地化对于中国跨境商旅市场都很重要。这既需要tmc更好地整合国际资源,同时在当地建立本地团队,以满足商务旅客对于全球一体化服务的需求。

我今天就分享到这。

 

环球旅讯
环球旅讯

traveldaily

欢迎关注环球旅讯官方微信订阅号(id:traveldaily),第一时间收获旅游业热点事件、意见领袖辣评,以及最值得关注的行业趋势洞察。

traveldaily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发表你的观点

2024跨境差旅数据洞察:告别去年遗憾,应对今年挑战

发表你的观点
发表你的观点 . . .
0
0

微信识别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

网站地图